权责发生制通俗易懂的解释(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启动最早开始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政府事业要建立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财务核算体系,以完善现行的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预算会计体系,注意是完善不是替代。那么到底什么是权责发生制什么又是收付实现制呢?咱不讲深奥的理论,不讲历史由来,咱就以形象的白话来给你解释清楚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真谛和区别。
我们先来看下百度百科对权责发生制的权威表述,也是官方文件式文件表述:权责发生制又称“应收应付制”。它是以本会计期间发生的费用和收入是否应计入本期损益为标准,处理有关经济业务的一种制度。凡在本期发生应从本期收入中获得补偿的费用,不论是否在本期已实际支付或未付的货币资金,均应作为本期的费用处理:凡在本期发生应归属于本期的收入,不论是否在本期已实际收到或未收到的货币资金,均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实行这种制度,有利于确反映各期的费用水平和盈亏状况。
这个怎么理解呢?官方的书面的看起来很多,其实你简单理解一下就是权责发生制以事情的发生为记账确认的时间节点,能客观的记录事件的整个来龙去脉。
我们再来看下百度百科对收付实现制的权威表述:收付实现制亦称“收付实现基础”或“现收现付制”。是“权责发生制”的对称。在会计核算中,是以款项是否已经收到或付出作为计算标准,来确定本期收益和费用的一种方法。凡在本期内实际收到或付出的一切款项,无论其发生时间早晚或是否应该由本期承担,均作为本期的收益和费用处理。如:本期支付而由后期受益费用,一律由本期核销进入本期成本,不再分摊。采用这种方法,优点是期末无需对本期的收益和费用进行调整,核算手续比较简单但不能确地反映各期的成本和盈亏情况。我国预算会计都采用收付实现制,因为它能真实地反映当年的预算收支实际执行结果,既能避免预算上的虚假平衡,又便于资金调度和统筹使用。
收付实现制又如何理解呢?咱就用白话来解释一番,其实就是以款项的收付为确认事件记账的节点,也就是事情发生了但是跟钱没有关系那么就不记账,反之则记账。
对比一下区别就会发现,权责发生制的按事情客观发生为记账节点,能全面客观反映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而收付实现制只记录了收付款对应的客观事件,不能完整的科学的反映事件的真实情况。
政府会计制度在过去就是按照预算会计体系来记账的,预算会计就是典型的收付实现制,是按照钱的收付为记账节点,不能反映政府的往来经济和运行成本,更不能反映政府的资产管理等,造成家底不清,往来不明,你就可以理解为现行政府会计制度记账脱胎于苏联模式就是个流水账,需要的东西很难反映出来,为此才要建立起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财务会计体系。但是原有的体系也有其积极的一面,何况运行了这么几十年了,一下子全抛弃可能会引起政府核算体系混乱,为此就实行两套体系平行记账,涉及款项收支的就平行记账两房都记账,不涉及的只记事的就光财务会计记账。这两套体系在一个账里反映,所以就叫平行记账。
这次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是个革命性的划时代改革,预示着我们国家政府财政治理体系越来越完善,今后的政府会越来越账目清晰,为纳税人报账会更详细。请让我们拭目以待。